资讯-淘券派

电商老二变成老四?没追上天猫还输给拼多多,京东错过两次机会!

2023年电商迎来久违的平台战,京东率先开火,上线了“百亿补贴”。这场价格战,京东筹划已久。去年双11期间,刘强东就在邮件中痛批高管,他说“京东正在失去价格优势”。再后来,刘强东通过一系列铁腕手段对京东进行了风纪整顿。


疫情三年,京东的表现可圈可点:2022年,京东营收突破1万亿,增速9.95%,远超阿里3%的增速,也高于2022年电商行业2.1%的增速,刘强东急于发起价格战,多少让人疑惑,更何况,京东要挑战的甚至不是阿里而是拼多多?


根据测算,2022年底,拼多多活跃买家平均GMV是3823元,京东的则是3515元。


从刘强东在过去几个月的发言和行动来看,“百亿补贴”的原因也很简单:尽管京东在营收方面表现稳健,但拼多多、抖音已经完成了对京东的战略合围与遏制,京东的战略空间已经被严重压缩。

京东正在从第二大电商平台变成第四大电商平台。换句话说,京东被逼到了墙角,价格战是破釜沉舟的放手一搏——2022年Q4是京东的转折点,该季度京东自营仅实现了1.2%的增速。


围绕京东的话题很多,比如,市场一直困惑,京东为什么就是做不好直播电商?这个问题背后是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京东会在过去几年接连错过了两个“天赐良机”的大好机会?


京东错过的第一个机会是微信。作为腾讯在移动时代最早投资的电商标的,近水楼台的京东,并没有利用好微信资源,反倒成就了拼多多。


第二个机会是2020年开始,阿里在一系列的内忧外患中震荡,反垄断调查和罚款,“二选一”的终结,再加上疫情冲击,京东本应该“躺赢”,是获利最高的,很可惜,京东还是没能抓住机会。这个机会给了抖音电商。


从2015到2022,京东为什么会连续错这两次“天赐良机”?


回答京东错失良机之前,我们可能要先回到电商的定义。什么是电商?电商是线下零售及零售市场的互联网映射和放大,始终围绕“人”、“货”、“场”的持续经营。这个电商的基础定义,是解读京东战略性失误的密码。


京东的基因是零售、供应链。这一基因塑造了京东,也限制了京东。京东和淘宝的差异,是零售互联网化和零售市场互联网化的差异。这也是京东和拼多多、京东和抖音的差异。尽管京东很早就开始了POP的开放,尽管阿里、抖音也在做自营,不过,京东的零售基因要高于零售市场基因。京东的核心是“控制”,这种控制既体现在供应链端,也体现在它的仓储物流和运营管理上。“控制”的优势是企业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也体现在了京东在过去3年的稳健增长上,这种“控制”匹配于零售线上化,并不匹配于零售市场的线上化。京东一直存在着自营电商(零售互联网化)和平台业务(零售市场互联网化)的矛盾和冲突,刘强东也坦言,“自营和 POP 就是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