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有8亿用户的拼多多更“土”了,扶持新农人为何成为长期主义?

“跳回农门”成为Z世代新时尚。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人海子的这句诗很多人都会背诵,但曾经被认为是浪漫情怀的描述在如今成了年轻人的“新时尚”。越来越多95后、00后Z世代们,选择跳回农门成为“新农人”“兴农人”,做农业数实融合的带头人。

根据拼多多发布的《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在拼多多平台上,1995年之后出生的“新新农人”已经成为推动农产品上行的崭新力量,截至2021年10月人数已超过12.6万人,在涉农商家中的占比超过13%。

“我虽然走出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小乡村,但依然希望改变家乡那种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拼多多主办的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中,进入决赛的“农圣大脑”队队长、曾是汽车工程师的祝清震如是说。

言农夫之耕,当先利其器。农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的价值不仅是保供给,更是保收入、保产业。做好农业,首先要有与时俱进的方法论,伴随农产品电商产业的发展,新农人们依托拼多多等农产品上行平台,正在开创农业数字化新前景。

我在老家“务农”,年销千万斤

又是一年赣南脐橙成熟时。

在脐橙之乡赣南寻乌澄江镇,95后蓝宁和伙伴在刚过去的双十一,仅在拼多多平台就达到了单日销售1万单的记录,而他们今年的计划则更为“远大”:销售1000万斤。

“从2017年进驻拼多多,脐橙这项业务一直在稳步扩大。”蓝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选择这个平台、卖最熟悉的农产品,让他们对创业的前景持续看好。

像蓝宁这样的年轻人,寻乌县有数千人,当地果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寻乌脐橙销售,电商已成主要渠道,占总销售额的2/3,6000多家电商里有5000多名从业人员是年轻人。”

农业一直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日,是托举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衣食之源。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将粮食安全当作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用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在强农惠民的征途上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在这样的背景感召下,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回归家乡,用自己的所学所思反哺家乡,在电商产业发展成熟、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的大趋势下,也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拳脚的舞台。

在盛产雪花梨的石家庄赵县,95后“梨三代”刘士诚在两年前在拼多多平台开了自己的店铺,主营雪花梨、黄冠梨。

起初父亲并不看好电商渠道,而刘士诚静下心来研究平台规则,观察到拼多多一直在发力农产品上行,对有货源优势的商家来说,发展空间广阔。此外,坚持农产品“零佣金”,帮助小农户融入大市场的理念和做法,让他感觉找到了创业的“抓手”。

基于此,拼多多有活动他都会参加,秒杀、万人团、农货节、百亿补贴等。好货源遇上好价格,加上好活动催化,订单量水涨船高:“我爸说自己种梨、卖梨三十多年了,还是第一次‘接订单’接到手软。”

从“数商兴农”到“智慧农业”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藏粮于技没有捷径,技术和人才是科技兴农的不二法门。这一点“新农人”们意识到了,电商平台同样意识到了。

“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不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所以品质是最重要的。”刘士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