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市场可能低估了京东的成长韧性|公司观察

2023年的春天,消费、制造业不断回暖,叠加房地产的修复,中国的资本市场也仿佛正在走进暌违三年的春天。政府换届之年的全国两会召开,在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内需和消费的扩大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优先位置。这个春天里,外资、内资与中国政府较为难得地在中国经济反弹的话题上达成了共识,且无一例外地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反弹的框架是有机复苏与刺激。

《巴伦周刊》3月3日的报道援引独立研究机构中国褐皮书(CCB)的分析指出,中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或达到6%,未来几个月可能预示着中国消费者将更加持续地回归,“中国投资者正在看到他们渴望的市场。”

这一“被渴望的市场”意味着持续积极的宏观经济、回升的消费和宽松的货币环境,这些因素进一步具象化表现为,扎根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具备长期成长空间和产业供应链优势的企业正在迎来长周期的价值重估和释放。

最近因为“百亿补贴”而站上风口浪尖的京东(JD.O;9618.HK)就是这样的企业。一片热闹的价格战讨论背后,鲜有人提及的是,电商竞争的真正优势是供应链效率、产业数字化程度和建立在性价比基础上的用户体验。对于旨在穿越周期、通过不断巩固的消费者心智完成更底层技术与供应链强化升级的京东而言,无论是20年前转型电子商务、16年前坚定自建物流,还是一直以来对成本、效率和体验的优化与极致追求,底层逻辑都在于建立追求更极致的供应链效率和产业链协同,从供应链基础设施底座出发,最终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正如京东2023年新春贺信中所说:我们很难想象下一个二十年京东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是可以肯定,我们围绕成本、效率以及产品、价格、服务的经营理念一定不会改变.。

在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趋于常态化的今天,京东“必须要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必须要为行业伙伴实现成本和效率的优化”的决心及穿越周期、长期向上生长的投资逻辑不仅与国内扩大需求与消费的发展要点脉络相合、方向一致,更受到多家外资的看好。

财报发布前夕,摩根士丹利发研报指出,其推出的100亿元补贴计划以及2023年的利润率或将成为下一个股价催化剂。该行认为,市场已高估与100亿元补贴有关的增量费用,管理层对利润率的利好举措或推动股价上行。大摩对京东美股维持“增持”评级与74美元目标价,这意味着与其3月6日收盘价47.92美元相比,还有高达54.42%的上涨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大空头》原型、Scion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基于对中国互联网低估值的分析和对中国经济今年反弹前景的看好,也在去年四季度建仓京东(JD.O),买入75000股,以当时股价计算价值超过390万美元,占其投资组合的9.05%。

港股方面,包括富瑞、星展、建银国际、瑞信、德银、野村等的多家券商同样给出京东“买入”、“增持”或“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在269港元至402港元之间,与3月6日收盘价相比有至少43.62%的上涨空间。

《巴伦周刊》中文版认为,拉长周期来看,京东的成长韧性仍被市场低估,随着宏观环境中消费升级与经济活动的恢复和繁荣,其稳固的供应链壁垒、数字能力及赋能产业的优势将在企业发展的更成熟、稳健的阶段得以释放,长期保证用户体验的不断升级,进而收获高质量且高效的收入利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