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震荡向上的汽车业,在京东找到降本新可能

周庄/文

汽车行业到了关键节点。

当下,这一行业整体已度过高速发展期,处于震荡向上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1956 年 7 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内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成功下线,1958 年汽车产量突破 1 万辆,1971 年突破 10 万辆,1992 年突破 100 万辆, 2009 年突破 1000 万辆,2013 年突破 2000 万辆。

2010 年是国内汽车行业增速的分水岭,国内汽车销量增速从两位数下降至个位数。中汽协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市场从 2000-2010 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期间销量从 209 万辆提升至 1806 万辆,年均复合增速为 24%。2010-2022 年,销量从 1806 万辆增长至 2686 万辆,年均复合增速为 3%,国内整体乘用车市场增速有所放缓。

虽然行业整体保持较低增速,但电动智能的结构性变化带来行业的二次成长。在此过程中,自主品牌展现出明显竞争优势,市占率从 2020 年中触底后随着新能源周期开始向上,对应市占率从 2020 的 36%提升至 2023年一季度 的 50%。

另一头,国内自主品牌加快了海外拓展。2021 年,中国汽车出口数量首次突破 200 万辆,同比增长 103%。2022 年汽车企业出口 311 万辆,同比增长 54%,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但必须注意的是,从利润上,国产车与国际品牌依旧有着距离。

譬如,财报显示,特斯拉单车盈利从 2019年三季度开始进入稳定增长通道,2022 年特斯拉全年交付 131 万辆,同比增长 40%,对应单车收入为 5.12 万美元(约36.96万元人民币),单车净利润为 0.96 万美元(约6.93万元人民币)。 作为对比,比亚迪2022年单车收入约 16.9 万元人民币,单车净利增为0.82 万元。

财报显示,同年,蔚来/理想/小鹏的毛利率分别为 13.7%/19.4%/11.5%,净利率分别为-29.3%/-4.5%/-34%。 依旧处于亏损阶段。由此,降本增效成为汽车行业的必选项。

而京东,通过完整的生态助力,带给了车企们降本新可能。

整合的供应链

客观上,企业采购是京东与车企们合作起始阶段。

在2016年,京东企业购便成功中标“比亚迪员工办公电脑采购项目”,并成为其唯一供货商。这是继比亚迪京东内购、比亚迪新能源入驻京东有车商城,比亚迪办公用品京东集采等合作之后,比亚迪和京东的又一次合作。

2018年,京东企业购与沃尔沃汽车亚太区签署合作协议,成为沃尔沃汽车亚太区首个Punch out&E-ordering智慧采购合作伙伴。京东将通过翼采平台与沃尔沃SRM系统对接,以电商为载体实现沃尔沃汽车亚太区采购供应链的平台化升级。基于京东企业购的平台化和数字化采购管理,解决了困扰沃尔沃已久的技术难题,企业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采购周期从原有的3周时间,缩减至3天。借助京东的数字化平台和海量商品信息,沃尔沃汽车亚太区采购可以获得全面的供应支持,这一举措不仅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信息透明度,也极大地提升了采购体验及满意度。

同年,京东与江铃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京东将基于自身的智能采购和供应链优势,探索不同场景下的供应链数字化升级,助力江铃汽车“互联网+采购”转型。

种种合作背后是,汽车业传统非生产采购主要采用线下供应商竞标的方式,不仅采购效率低、周期长,且在采购过程中需要重复性手工操作,由此导致的采购成本上升、流程透明度等问题影响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

而京东则定向解决这一问题,背后是,该公司的生态优势。

譬如,在江铃汽车案例中,通过接入京东采购平台,江铃汽车的采购管理数据可实现信息流的实时流转,让所有的采购管理从采购需求的下达、审批、执行以及后续的交付、履约、配送也都可以在系统中实时查看监控,一站式满足江铃汽车在办公集采、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等不同场景下的采购需求。

平台支撑力来自整合的供应链。据京东企业业务华南区商用业务负责人陈积亮表示,在和车企合作案例中,除了原厂服务与安装能力以外,京东还整合了自己企业基于原厂以外三方的能力,助力项目顺利履约交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