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零售基本盘尚未恢复、物流分部重回亏损,京东集团新CEO面临考验

界面新闻记者 | 于浩

界面新闻编辑 |

5月11日,京东集团公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一季度京东收入为2430亿元,同比增加1.4%。商品收入的同比下降成为营收放缓的主要原因,京东一季度的商品收入为1955.64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了4.3%。

在疫情转向的2023年初,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显示出社会整体消费意愿初步被释放的苗头,但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消费情况却未见好转,1至2月上述两类商品销售总额分别同比下降了1.9%、8.2%。家电3C等带电品类正是京东传统强势品类。

营收增速再度放缓的同时,在盈利能力方向京东的表现可圈可点。一季度京东经营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166%,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3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30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京东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216.07亿元,去年同期为负34.85亿元,现金流出额大幅增加。而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67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3亿元(部分被股份回购所支付的11亿元抵消)。可见除一贯以来的降本举措之外,投融资所得资金流入也是京东在本季度保持整体盈利的一大原因。

零售基本盘失利

一季度京东财报中令人意外的点在于,带电品类与日用百货品类的营收双双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财报显示,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同比下降1.1%,日用百货商品收入同比下降8.6%。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京东零售商品收入未能跑赢大盘,这一情况在过去并不多见。或许意味着消费复苏的趋势仍需要时间传达至电商行业。

对于家电及消费电子两个品类何时能够回归增长,京东集团新任CEO许冉在业绩电话会上回应称,家电家具等耐用高客单消费品的复苏会滞后于线下接触式的消费,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据她透露,一季度及4月份京东在两个品类的市占率有所提升。

四季度财报中曾披露,京东2022年全年GMV同比增长5.6%,远低于去年的26.2%。市场份额不断被分走,作为线上渠道面对品牌商的议价权也会下降,去年双11时泸州老窖与京东之间发生的解约风波正是渠道与品牌商之间矛盾的直接体现。

这对于自营业务占极大比重的京东而言尤为关键。在年初的调整中,京东零售也开始以GMV为首要考核目标。据许冉所说,进入二季度以来,京东GMV增速高于一季度,也高于营收增速。即将到来的618成为一个提振消费的契机。许冉也表示,很多品牌商库存压力比较大,京东会利用此次618大促的时机,在营销方面做出新举措。

相较于商品收入,京东一季度服务收入保持了增长,季度收入474亿元,同比增加34.5%,为过去四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这与京东近期在内部施行的自营与POP平权、打造第三方商家生态的举措不无关系。

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京东向第三方商家所推行的优惠,如降低抽成、免平台使用费、降低流量成本等,使得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并未有大幅增长。据财报披露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增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了240%,但在第三方商家数激增的情况下,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仅同比增长了7.84%,不及去年同期10.61%的增速。

降本大方针不变

在前几季度表现明显的降本方针在今年一季度也有所延续。

履约开支(包括采购、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及支付处理)费用减少了0.7%,占收入百分比由去年同期的6.5%降至6.3%;营销开支为80亿元,同比减少了8%;研发开支为42亿元,同比减少4.5%;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5亿元,同比保持稳定。各项主要成本项均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