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观察?京东的十字街头

21世纪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付微月

一个持续增长的规模性行业,必然是所在时代的折射,其中的头部企业则是观察该行业的最优窗口。所以,京东这样的企业,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背影。

京东20年,前15年体现的是互联网流量红利和消费红利的叠加,当然其中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比如3G打开了互联网的空间,4G使移动应用成为可能,还有快递的辅助。

当商业潮流到来,身处其间,只需顺应它,不犯大的战略错误,就不会有太差的收成。企业家和企业本身,其实更多是被潮流托举、推着走了一段。

国美曾经是线下门店的巨人,但在线上购物潮流面前败下阵来;苏宁转型,线下与线上融合初见成效时,却盲目扩张,被高杠杆的泥淖吞没。看不到恒定的胜者,只有侥幸的渡劫。

线上消费有着无比广阔的空间,因此也诞生了一批巨无霸平台企业。国际巨头有一骑绝尘的亚马逊。中国因为其宽广的市场纵深和庞大的消费群体,所以能容纳多个同类平台企业。

以电商平台为例,前些年许多人以为同类平台有阿里和京东就够了,没想到斜刺里杀出一个拼多多,也活得很好。后来美团和抖音也来抢份额了。它们的争斗着实是一出大戏。

回头看,京东坚守着电商这个大赛道。但它的“守”,不是保守,而是围绕这棵主干,不断地开掘,生长出了多根枝桠,而且每枝都相当粗壮。这种选择,也可以比喻成对护城河的加宽拓深。

前15年京东是顺应潮流,贪婪地汲取所有红利的营养,躯干和枝桠都很壮实;最近这5年,则进入了收成期。某种程度上,这与创始人低潜向内、心无旁鹜地思考并推进战略有关。

这里的“收成”,是从京东培育和分拆旗下业务板块上市的角度来说。除母公司京东集团外,达达集团、京东健康、京东物流均是这几年上市的;京东工业和京东产发已经递表。京东还收购了德邦控股,并是爱回收的第一大股东。可谓繁茂。

我们祝愿个人一帆风顺,希望企业成百年老店,但实际上,个人有顺境有逆境,企业有波峰有低谷。业界对于如何穿越周期常有讨论,但商业周期其实是无法穿越的,企业只能防备和适应,尽量不被周期的浪涛给掀到海里去。

虽然未来通常是由过去书写,但此前20年的成功,不能确保未来20年的成功。何况,京东也不是没犯过错误,只是被快速发展对冲掉了。

现在是处于怎样的商业周期,京东又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这是2023年的刘强东要思考的。

曾有人说刘强东身上有“江湖气”。这个词本身是中性的。法律秩序面前当然不能讲江湖气,但做企业带点江湖气却不宜苛责。这里的“气”是义气,道义之气。对员工、合作伙伴,规则之外,多些人文,讲点道义,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温暖。

刘强东的内部信,常常以“京东兄弟们”开头,他去年11月22日的内部信,即可见道义之气溢出。一方面,为德邦员工缴齐五险一金,集团设立100亿元的住房保障基金,并扩充“员工子女救助基金”;另一方面,高管降薪10%-20%。

但凡能做大的企业家,都必须杀伐果断。刘强东也不例外。在发出前述内部信前夕,京东召开了一次中高层视频会议,刘强东在会上怒斥部分高管“醉心于PPT和奇妙词汇”。今年5月11日,49岁的徐雷宣布退休,虽然给出的理由很体面,但同行普遍觉得很意外。阅读既有的各类信息可以发现,徐雷身上的江湖气也蛮多的。

刘强东和他的新任CEO许冉,面对的挑战要比此前的20年更复杂严峻。

电商红利已经衰减,监管更加规范。在经济减速、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收入预期的中枢线有所下移,与之相关,消费预期的中枢线也将有所下移。无论是日活、GMV还是客单价,行业潜在增长率的天花板已隐然闪现。可以有愿景,但不要有幻想。

虽然受制于门槛,可见的将来,鲜有新的挑战者入局,但群雄逐鹿的厮杀才刚刚开始。无论是高品质消费,还是低线市场,哪怕是争夺千分之一的份额也必然会经历漫长的阵地战。而且,不容许出现大的失误,否则需要付出三倍以上的代价才能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