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拼多多:我不只会玩“下沉”

毫无疑问,目前电商主赛道的竞争,集中在了“价格”上。

如果说的更具体一点,主打“实惠”的拼多多,成为了被研究、学习、分析和瞄准的主要对象。

这不奇怪,拼多多是极致性价比和百亿补贴的创造者,尤其受到各家的“火力关注”。

但“价格”并不是本文的主要讨论内容。

我们要注意的是,拼多多一方面继续坚守自己的价格阵地,另一方面,拼多多也在消费升级市场上不断加速。

守敌之必攻,攻敌所必救,在消费升级市场上的作为,体现的是拼多多的战略灵活性和长期预见性。

——笔者按

01

消费市场,不再“人以群分”

长期以来,行业共识是,拼多多之所以在二级市场上非常坚挺,主要是因为其覆盖并牢固把守的下沉市场有着巨大的成长潜力。

虽然对于“下沉市场”的统计口径并不完全一致,但通常认为,其包括正在准备排队进入“准中产”的2亿新消费群体,和紧随其后、电商消费习惯正在快速形成的4亿中低线区域的居民。

而已经充分电商化的4亿中产,则被划入存量区间,即其仍有很强的消费能力,但上升的绝对空间有限。

但是在目前,以上这种仿佛是最合理的划分消费群体的方法,却出现了某种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各大平台竞争白热化,价格极大透明,消费开始跨平台化,而非忠诚于某个平台,这成为普遍现象。

如果用计算机术语来说,就是消费者和平台之间的解耦加速了。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的普及、AI能力的下放,都使得消费平权化加速。

这个时候,各大平台都出现了有趣的变化——一方面都竖起了性价比大旗,另一方面都试图给自家的“价格”赋予更多内涵——这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消费者的心智有更高的忠诚度。

▲10月25日,小米品牌万人团专场上线,平台将联合更多品牌为消费者持续发放福利。

这种努力一定会有所成效,消费者对平台依然会各有偏爱,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与之前最大的不同是,无论消费者对平台“忠诚”与否,消费群体的划分,都不能再简单的以区段(高价和低价)或者地域(高线城市和低线城市)来划分,而应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层次需求来划分。

换句话说,一个处于高线城市、中产阶层的消费者,也完全可能在拼多多这样原本被认为主打下沉市场的电商平台上,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高性价比商品,以及更有价格竞争力的品牌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