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京东的“新工厂”变革

在历史学家乔舒亚·弗里曼所著《巨兽: 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一书中,他通过贯穿3个世纪的工厂发展,展现了一个被工厂创造出来的世界。

作者选择了“贝西摩斯”(译为巨兽)来为巨型工厂命名而不是“巨厂”。“兽”字除了赋予工厂更多生命的意义以外,还蕴藏了动物的不安分,以及达尔文“胜者为王”的生存法则。

在书中,乔舒亚·弗里曼指出了“巨兽”们的颓势。

事实上,工厂仍然是制造业的实体所在,工厂所制造出来的产品仍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撑,疲态尽显的“巨兽”仍然在等待一个机会,令自己与逐渐脱离的时代再次发生强联系。

如今,那个机会似乎来了。

改变“蒙眼生产”,瞄向工厂生意

数据显示,中国有数百万家工厂,整体分布在大大小小的产业带。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工厂”一直是厚重的代名词,它的核心经营模式是通过生产某个产品,分发给承销商和品牌商,进而传递到消费者侧。

在“速度为王”时代,工厂和产业带之间比拼的更多是规模、订单量、出货速度。但如今,工厂比拼的更多是提高产业效率、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等综合竞争力。

传统供应链的长链条下,上游制造商往往缺乏对下游目标人群和消费需求的敏锐感知,产品开发成功率相对较低。如何精准锁定目标人群的偏好,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命题。

倘若,工厂可以从用户端的价值需求出发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作为整个产业链的目标,就能大大缩短供给两端的对接距离。但由于传统供应链的周期所限,即便传统工厂可以捕捉到用户的需求,想要及时获得关于产品的反馈也同样困难。

“蒙着眼睛”做市场的模式下,很多企业做出的产品生命周期只有三个月,这也给供应商带来了更大的库存和资金流的压力,传统工厂的转型阵痛愈发沉重。

从自建物流与仓储体系,到自建品牌矩阵,京东向来是一家善于做“重活”的公司。重投入的背后是其对于零售行业前景的预判。

做零售的十几年间,京东积累了大量基于供应链服务端的能力,并洞察到了转型期的工厂遇到的困境。对于京东来说,此前服务的大多数是品牌方,这样的积累能否复制到工厂端?

2018年,京东的自有品牌上线。4年多来,现已成为京东链接上游生产和下游消费的重要桥梁,以优质产品为导向,和大大小小的制造工厂共生共存,构成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