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优惠券真能让你获得很多实惠吗——价格歧视



现在很多人在外出就餐或是网上购物的时候,都会很自然地先看看有没有优惠券可以使用,认为这样做更加实惠。可是你一定没有想到,从你使用优惠券的那一刻起,就是在无形中接受了一种叫作“价格歧视”的营销手段。

价格歧视,也叫价格差别,它指的是商家向不同的消费者提供同样等级、质量的商品和服务时,故意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比如我们经常会收到一些餐馆、快餐店的优惠券,在就餐时只要出示优惠券,就可以享受比较低的折扣价格。可要是手中没有优惠券,就只能按照账单上的实际价格付款,由此就会出现价格差别。

有人也许会认为发不发优惠券是商家的自由,何况优惠券为商家吸引了客源,消费者也以较低的价格满足了需求,这不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吗?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不妨用下面这个案例来解开疑惑。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又要开始了。消费者小云早已准备好了自己的购物清单,摩拳擦掌,准备好好地采购一番。其实早在10月底,小云就已经领到了很多商家发放的优惠券,可是这些优惠券无一例外都标明了只在“双十一”当天有效,所以小云不得不暂时按捺住自己的购物欲望,耐心地等待十几天。

不光如此,为了得到几家店铺的优惠券,小云还花费了一番功夫。因为这几家店铺都是著名的大品牌,消费者无数,优惠券的发放形式也格外特别。有的是玩游戏后根据得分发放不同面额的优惠券,有的是先付定金到时候“定金膨胀”抵扣现金,还有什么“组团购物分享优惠券”“跨店满 减”的形式,让小云觉得眼花缭乱。她一边抢优惠券一边无奈地说:“真是麻烦啊,商家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减价呢?”

好不容易等到了“双十一”这一天,小云在零点就坐在了电脑前,准时开始了抢购。她看着自己抢到的那一堆优惠券,心里美滋滋的。可当她点击付款的时候,才发现有的优惠券根本就不能同时使用。小云带着强烈的不满付完款后算了算账,发现自己真正享受的“优惠”其实只有几十元,可是自己却为此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小云的疑惑其实也是很多消费者感到不解的问题,的确,商家如果真的想要让利给消费者,又何必采用这么麻烦的形式呢?为什么就不能在原来的价格基础上直接减去一些金额呢?原来,商家的根本目的还是要通过“价格 歧视”把不同的消费者分开,并借此谋取更多利润。

商家发放形式复杂的优惠券就是“价格歧视”的一种表现。因为优惠券的获得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而且使用时也有各种各样的限制,这就决定了只有那些不太在乎时间成本的消费者才会孜孜不倦地寻找和积攒这种优惠券。显然,这类消费者的经济实力和购买力也是相对薄弱的,商家的优惠券满足了他们渴望低价的需求,可以促使他们更多地前来消费,为商家带来销量的增长和利润的攀升。

另外,那些非常在乎时间成本的消费者,由于经济实力和购买力较强,对价格不是十分敏感,也并不特别在意用优惠券取得的一点点优惠。他们可能不会费力气领取优惠券,在购买的时候以商品的原价支付金额也不会有太多怨言,商家能够从他们身上赚取的利润不会因为发放优惠券就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