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视点|医美属医疗,美容玩跨界就是越红线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网信办、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和促进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的针对性举措,明确规定医疗美容服务属于医疗活动,必须遵守卫生健康有关行业准入的法律法规,并明确要求将医疗美容诊疗活动、涉医疗美容经营活动以及医疗美容用药品医疗器械等纳入综合监管重点事项。

长期以来,医美到底是医疗活动还是美容服务,不仅医美行业内部人士说不清楚,就连一些监管部门也云里雾里。说是医疗,却不是为了治病;说是美容,可动辄打药开刀,又与手术一样。以近些年爆出的医美行业的典型案件看,一些商业机构正是瞅准了这一监管上的短板,抓住很多人的爱美之心,毫无顾忌地打出了医美的旗号,使得医美行业乌烟瘴气、乱象频仍,不少消费者整容变毁容,乃至危及生命安全。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十一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清理了一批违法机构、惩治了一批违法人员、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例。

有的医美机构为了多赚钱,明里暗里干着超经营范围、超相关资质的医美活动,只要不出事就什么事都没有,出了事往往也能用钱去摆平;即便闹出人命案,也挡不住其追逐利益的贪婪和脚步。有的医美人员,压根没有任何正规医学学校的学习经验,也不具备国家认可的从业资格,只是在一些医美机构跟着实习培训过,就戴上首席专家、经验丰富等高帽,什么手术都敢做、什么药品都敢用,丝毫没有敬畏之心。野鸡医美机构、二把刀专家泛滥,如此医美,一些消费者非但没有变美,反而在付出了较大经济代价的同时,遭受了严重的身心伤害。

十一个部门联手下发指导意见,就是在给医美定性:医美不是医疗和美容玩跨界,更非“三不管”的地界,而是一个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行为都有明确界限的医疗活动。是医疗活动,就得按照开展医疗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办,否则就是非法。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对医美行业实施跨部门综合监管,几乎考虑到了医美整合行业上下游的所有链条、把准了各个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即从登记管理、资质审核、“证”“照”信息共享、通报会商、联合抽查检查、协同监管、行刑衔接等多个维度同时发力,构建起贯通协同、高效联动的行业监管体系。

治标更要治本,给医美戴上医疗的紧箍,从而扫清“黑机构”、“黑医生”、“黑药械”,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医疗美容诊疗秩序和市场秩序,防止医疗美容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更是为了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底线。有医美需求的消费者要擦亮双眼,选择那些有正规资质的医美机构和有从业资格的医美人员,千万不要为了图便宜而将就,在非法机构让非法人员在自己身上随便动刀。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外表再美离开了身体健康毫无意义。

(北京晚报,作者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