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拼多多“重启”双十一

作者:郭儒逸

监制:迟宇宙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如果不是从新闻APP上看到相关消息,黄立几乎都快忘记今年的双十一了。


时间虽进入11月,但他没感觉到什么特别的氛围。他觉得,这在过去多年是很难想象的。


实际上,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电商大促,早早已拉开大幕。几大平台的预售从十月下旬就纷纷开始,翻看热门的社交平台,上面并不乏讨论购物策略的帖子。尽管如此,像以往般参与这场购物狂欢的热潮似乎不再,剩下一派聊胜于无的气息。


双十一,这个有着鲜明网购时代特色的符号,今年进入第15个年头。其实细心点不难察觉到,近年来那种狂热氛围逐渐冷却,背后则是国内消费市场不断涌现的新变化。在电商基础设施和用户消费心智愈发成熟的眼下,却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


双十一,是太老了吗?



尴尬的仪式感


时间往回拨一拨,黄立还能清晰记得2009年的情形。


当时他正读大学,为了购买一款手机,前后在购物网站上花费不少时间。当时网络购物并不算新鲜事,但购物体验和便利程度堪堪可以接受,最终他买了一部翻盖的摩托罗拉,庆幸没有上当受骗。


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的网民数量达到3.84亿,超过美国和日本之和。2009年1月,三大电信运营商获颁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3G时代如约而至。与此同时,移动还下调了GPRS数据流量的资费标准,中国网民迎来崭新的红利期。在那个PC互联网盛行的年代,无数个像黄立这样的普通人逐渐接触电商,试图把线下的购物经历复制到线上,他们像闯入新大陆,很快被震撼了。


多年后回过去看,双十一在当年的诞生,充满偶然和戏剧色彩。一个只是蹭光棍节噱头的淘宝商城活动,草草上马,27家商户参与、5000万营业额,这是第一个双十一的成绩单。27这个数字现在不值一提,它表达的是双十一草创时期的窘迫,没多少合作伙伴,没多少人捧场,更没多少信任。然而,5000万这个数字却让所有人目瞪口呆,一天的营业额,足能赶超当时最火爆的线下商场。


电商时代,开始施展它的魔力。


最初的双十一简单直接,全场五折、全国包邮、仅此一天。从2010年开始,这场人造购物节的热度空前提高,不仅商家数量猛增,营销额也几何指数飙涨,从几千万到几亿,又直奔数百亿、上千亿而去。


这个过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腾飞,2010年,中国全年GDP首次超越日本,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层面,也逐渐从PC向移动互联网过渡,智能手机普及更是为在线购物的扩张埋下伏笔。当然,乘上双十一东风的不止是商家,还有一众电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