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双十一”卷不动了?消费者拒绝营销套路,淘宝京东抖音快手打出底价牌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叶曼至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到来之际,电商平台打响价格战。

10月18日,快手电商开始“大牌百亿补,尽在快手商城”为主题的“双十一”预售活动。随后,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也纷纷紧跟其后,开启这场一年一度的折扣大促。

回首往昔,“双十一”已走过15年载。2009年,“双十一”正式启动,共有20多个品牌通过五折清仓大甩卖的形式,成功完成5000万交易额,创下电商平台的销售神话。自此,“双十一”成为“优惠大促”的代名词,其交易额如同滚雪球般,持续成倍增长——2010年达到了9.36亿元,2012年突破百亿元,2016年更是突破千亿元。

星图数据显示,2022年“双十一”周期(10月31日20:00~11月11日23:59),全网销售额累计11154亿元。入驻去年“双十一”的品牌,更是超过了29万个。

从大盘数据来看,神话还在继续,但持续了15年的“双十一”,仍然难掩疲态。

一方面,各大电商平台关于折扣大促的创意与脑洞已在十余年间被“掏空”,推出的活动流程复杂多变,折扣力度也逐渐减弱,消费者在“烧脑游戏”中,逐渐褪去新鲜感,拒绝营销套路。另一方面,随着直播电商兴起,各路商品在直播间的“折扣消费”步入常态化,部分品牌与网店早已摒弃传统的“货架电商大促”套路,“双十一”折扣大促正在去魅。

眼下,各路平台与商家正使出浑身解数,试图抓住消费者。如何抓住流量红利,重新激活消费热情、抢占品牌方与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今年“双十一”各大平台布局上的重中之重。

图源:图虫创意

理性消费成主流

提起首次参与“双十一”的情景,广州90后白领陈雯(化名)仍历历在目:“那个时候是2015年,我刚上大学,‘双十一’大促优惠力度很大,我还和舍友拼单买了个洗衣机。”

参与工作后,陈雯依旧会在电商平台上参与“双十一”。但近年来,她发现“双十一”不再追求简单的秒杀,逐渐开始玩法弯绕,规则复杂,越来越烧脑,“现在‘双十一’越来越没劲了,研究半天都没看懂,体验感不好。”她说道。

此外,多名消费者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部分平台商家打折力度也在减弱,优惠不够真诚。“有些品牌甚至会在‘双十一’之前抬高价格,到了节点再降回原价,假装打折了,其实就根本没有优惠。”有消费者吐槽道。

近年来,年轻消费者开始“理智消费”,越发精打细算,注重性价比。

日前,《南方都市报》发起的一项针对“双十一”消费的调研数据显示,因长期饱受众多电商渠道“套路”所困扰,有48.51%的受访者将电商渠道促销玩法是否简单作为了评判的重要标准,相比起反复计算与凑单才能达到的“年度最低价”,不少消费者更青睐于直接降价、凑单满减。

另一方面,尽管不少商家承诺“双十一”价格是年内最低价,但也有商家在其他促销中给出更低的价格。针对此,不少网友也期待渠道推出更完善的价保机制,超过63.8%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一选项。

一众电商平台的品牌与商家,亦有应对措施,比如“前500名下单再打折扣”“满300元赠送别的商品”“赠送小样”等,但对于打动消费者而言,收效甚微。

以赠送小样为例,不少美妆日化品牌会在“双十一”期间会推出“买15ml送小样15ml,约等于买一送一”“买正装送十个新品小样”等优惠活动。但由于不少小样均是库存商品,此举不仅没有斩获好评,反倒引来消费者诟病:“在专柜,小样都是直接送的,为什么还要把它当作优惠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