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我和拼多多上的外贸人,聊了聊中国制造的沉浮40年

文 | 阑夕

中国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全球化,而实践全球化这个抽象概念的,就是中国制造产能的对外输出。

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外交学院教授施展写过一本研究中国制造演化逻辑的著作,名字就很点题:「溢出」。

如果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三来一补」模式为起点,中国用了4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工厂,从人力资源的溢出,到工业产能的溢出,再到供应体系的溢出,让外贸这门生意,变成了支撑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

1979年,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比重仅为0.82%,40年后,占比上升到了12.8%,排名全球第一,但是对于外贸从业者而言,附加值的每一点增长,可能要比宏观数字重要太多,物美价廉这四个字,也在中国制造业的鼻子底下,拦了差不多40年。

经济学家陈志武提出的概念更加直率而尖锐:「勤劳而不富有」——这可能是一切矛盾的根本归纳,办厂的苦,做工的苦,运输的苦,发货的苦,哪怕收到抑制全球通胀的赞歌,也掩饰不了常居利润分配下游的现实。

我和一些做了数十年外贸生意、现在正忙着用拼多多跨境平台接单的商家谈到这个话题,而从他们的回答里,我瞥到了青萍之末的风起可能。

· · ·

「一个海外单子过来,我报18块,其他工厂马上就报17块,外贸做到最后,就是比谁更能摆地摊。」

艾勇是湖北仙桃人,早年来到广东海珠,跟着老乡一起开厂做女装,一做就是十多年,外贸是核心销路之一,但是操心起来,也是满头的包。

卷,是他对传统外贸业态的最大苦恼,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里,卖家的议价权被剥离了,因为厂里的机器停工一天就是一天的损失,所以他和同行都不得不以「有单可做」为最优先的考虑,最后的出价就无限趋于成本线,不做可惜,做了也难受。

艾勇所在的海珠女装产业带,有大大小小的工厂接近5000家,在移动互联网创造的近10年黄金期里,对跨境电商动过「野心」的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够跑起来的,只能说是凤毛麟角。

▲在佛山,大大小小的服装工厂超过5000家。

原因很简单,跨境就是跨界,你以为只是在网上开个店卖东西给老外,实际上你还得精通外语,知道怎么买量,会做本地化运营,找合适的货代,挑选海外仓,熟悉清关手续,每一样都在厂长们的能力圈之外。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预言了蒸汽机问世以来的生产效率爆发,只要让专业的人做好专业的事,工业社会就能协调好所有的资源,在全局层面形成最优解,这是现代经济学的常识。

显然,逼着一个把技能点都点在了怎样做好女装上面的商家,去学习美国不同地区的关键词流量套利,既不经济,也不科学。

直到多多跨境的全托管模式出现,才把中国工厂直连海外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给彻底打通了。

· · ·

「做工厂的就只能停留在产业链的末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