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稳健增长,拼多多还有想象空间吗?丨智氪

又是一年年中,各大电商平台激战618。

电商之争发展至今,巨头各自的竞争优势已经十分清晰,同时未来的发力重点也可在诸如618这样的“大战”中窥见一二。

相比之下,天猫淘宝的核心优势在于品牌及公域流量,京东持续发力供应链能力,拼多多则多年深耕农产品,在细分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而就今年618来看,持续低调缩减营销投入的拼多多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更大的惊喜。在一向主打的农产品以外,拼多多进一步加大了品牌升级的投入力度。今年618期间,拼多多推出“品牌专场”,首批参与的品牌旗舰店已经超过500家,包括美的、西门子、小米、娇韵诗、自然堂、安踏等。在全网低价、限时五折、买二免一、买一送一等优惠的基础上,百亿补贴也将对专场商品进行二次补贴。

可以发现,深耕农业和品牌升级,已成为拼多多目前重点发力的两大方向,同时也会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从前不久发布的财报来看,一度遭遇青春期瓶颈的拼多多如今正走向稳健增长期。长远来看,重投农业及品牌升级又会为拼多多带来怎样的增量空间?

掘金农研,构筑护城河

拼多多持续重投的农业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正是电商行业目前最大的风口之一。

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是2015年的5.1 倍,远高于全国电子商务整体增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158.9亿元,已占到农产品零售总额的10%。

规模扩大的同时,不断出台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利好农村电商。《“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将农村电商作为重点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电子商务要与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全面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成为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然而,作为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农业大国,当前我国的农业数字化渗透率较低,因此在生产、流通、销售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增量空间。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在第三产业中的渗透率已经超过40%,但农业数字化渗透率仅为8%左右,相比之下,高收入国家的农业数字化渗透率则达到12.5%左右的水平。

在这一电商风口领域,依靠农产品起家的拼多多已然占据头部地位,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

早在2019年,拼多多就凭借1364亿元的农产品成交额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长久以来亦建立了稳固的用户心智,深度捆绑“农业”标签,在艾媒咨询2021年关于农货消费的关联度调查中,拼多多平台居于首位。

实际上,不少电商平台近年来均在农产品方面有所布局,但收效平平,而拼多多之所以能够做大做强,主要原因在于电商模式及技术投入。

相比单纯依靠搜索的销售模式,拼多多主打的拼购模式或许更适合农产品。在拼购模式下,拼多多能够在销售端以分享拼团的形式快速整合农产品供给和消费者信息,同时在供给端形成“以销定采”,品牌化经营农产品,帮助农户实现标准化生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与此同时,拼多多连续投入百亿利润设立“百亿农研”专项,深耕农产品上游,持续加大技术投入,探索智慧农业。

例如,拼多多打造的“农货智能处理系统”,通过该系统,输入各产区包括地理位置、特色产品、成熟周期等信息,经由运算后,可将各类农产品在成熟期内匹配给消费者。

拼多多打造的“农地云拼”更是大力推动农产品上行,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打造“农地云拼”体系,形成一个虚拟的全国市场,使农产品销售模式由传统的“产销对接”升级为“产消对接”,缩短中间的销售流通链条。

更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连续举办两届的“多多农研大赛”。在第二届“多多农研大赛”决赛上,一支由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极星农业和拜耳作物科学组成的队伍,采用“人机融合智能”的算法策略,将先进种植经验转换为算法,辅佐种植者种出了高产量、富营养的果实,最终摘得冠军,进一步助推AI技术赋能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