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拼多多一二线火爆背后,是百亿补贴打头阵,真正吸引消费者的是它

最新,拼多多大新闻不断。先是市值超百度,再是身价近3000亿。甚至有人说,拼多多用4年时间重新定义了"PAT",一时间关于拼多多的各种言论像煮沸的开水带着热气扑面而来。

当所有人都在揣测阿里、京东对于拼多多的下一步下沉市场如何布局时,不妨逆向看这个早已身在"五环内"的拼多多,凭什么如此俘获消费者的人心。

讨论最多的莫过于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对能吸引消费者的商品进行大幅度补贴,用全网最低的超值价格刺激消费者多巴胺产生购买欲,如1888元的戴森吹风机、4549元的新款iPhone XR、999元的奇瑞小轿车......

用平价高质的不同商品满足五环内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百亿补贴"一度被看成拼多多闯入五环的捷径。

而那些被"戴森吹风机"吸引而来的消费者,本想打着薅一把羊毛就走的主意,在成为拼多多的新用户后,真正让他们选择留下来的,还是平台上那些城里人很少见到新鲜实惠的瓜果蔬菜。

数据显示,2018年拼多多农产品订单总额达653亿元、618期间拼多多卖出67亿元农货、8月农货节12天内1.1亿笔农货实现农村到城市,城里的消费者留在了拼多多。

拼多多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互联网企业,远的不说,就以上海市民的生活举例。

湖北省秭归县的脐橙早早就已19.9元10个的价格,被上海大妈在拼多多预订下,"砍一刀"的拼团社交分享下,一个大妈带动一整个小区承包了贫困山区的整片果园。当卡车开进上海市区的小区门口,大爷大妈排起长龙三四箱的抱回家,感动的不仅是大爷大妈们的爱心,还有企业帮扶果农脱贫致富的社会价值。

不仅如此,今年第一次举办的拼多多农货节,500多条产业带20万款特产农货一一上线。曾经烂在树上无人问津到现在的国民水果——百香果,超一半订单来自北上广,其中仅有2000多万人口的上海排在全国消费榜第四名。

就像用二维码扫码付款一般,"砍一刀拼一下"的消费习惯,或许早已成为上海生活方式的一种。全国做农货上行的电商企业可不少,拼多多不同之处在于将爆款商品放入社交网络中,通过短时间爆发出惊人的购买力,产地直发的模式让农货直连城市,再把熟悉的补贴反哺给农民和消费者,让南方的水果到北上的城市也能平价高质。

在最新财报中,拼多多用户已经接近5亿,整个平台48%的GMV由一二线城市贡献,拼多多这把"百亿补贴"的大棋,正在越下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