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一张优惠券的魅力有多大?为何麦当劳和口碑都爱它 | 剖析

麦当劳的死忠粉们都知道,在某些门店不远处,偶尔会有身着红装的员工在向路人发放优惠券。一张A4纸大小的优惠单上密密麻麻排着各种产品优惠券,对于喜爱麦当劳的顾客来说算是不小的诱惑。

一直以来,口碑都致力于为餐饮商家提供“支付即会员”的解决方案,其中就包含了线上优惠券这一项内容。那么,优惠券对餐企而言是否真的意义非凡?一张优惠券又可以玩出多大的花样呢?

麦当劳优惠券:利润最大化的“利刃”

麦当劳时长会在门店周边向过往路人发放优惠券,对有消费意愿但不够强烈的顾客而言,这张优惠券就成了促成消费的“利刃”。那么,既然顾客对“优惠”感兴趣,何不直接采取打折降价的方式,这样不是能更大范围吸引到更多意向消费者吗?事实并非如此,而且麦当劳想要得到的效果远比单纯引流来得多。

纯粹为引流降低产品价格,在短期内虽然能带动销量的提升,但消费者并不会满足于一次优惠降价,从消费心理分析,顾客会默认餐厅愿意为引流持续让利,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强化顾客的消费倾向和品牌感知。而一旦餐厅有了降价之举,再想重新提价就会给顾客带去负面印象。

那么,面对那些价格敏感、拥有潜在消费意向的顾客,餐厅该怎么留住他们?与此同时,针对另外一部分对价格不敏感且消费意愿强烈的顾客群体,餐厅又能如何保证继续获取较高的利润空间呢?优惠券作为价格歧视的策略之一,无疑也是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绝佳方案。

我们引用数据进行分析。假定麦当劳一个汉堡的成本为5元,有甲、乙2名消费者,他们对汉堡所能接受的最高心理报价分别为10、12元。那么,一旦餐厅将汉堡定价为12元,超出了甲的心理预期,便不会选择消费,则餐厅只有乙这一个获利机会,实际营利7元。

以此类推,降价便能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那么可否对这些消费群体进行“区别对待”,在保证餐厅能从乙处获得7元利润的同时,又让甲主动消费?餐厅不妨针对甲发放优惠券,使其所需支付金额降到对汉堡的最高心理报价之下,增强消费欲望。同时,乙没有获得优惠,但由于12元的报价并未超出其心理预期,因此,餐厅仍能保证从丙处获得7元的利润。

这就是麦当劳选择不定期地在线上或线下限时发放优惠券的原因。对于像乙这类价格不敏感顾客,多数愿意为同类产品支付较高的资金成本,但对时间成本的付出相对谨慎,这一类人通常为白领阶层等收入稳定且较高的人群。而像甲这类价格敏感客户,多为工薪族或学生,他们的时间成本较低,所以愿意牺牲更多时间,通过下载APP、上网打印电子券等渠道获得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