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淘券派

“罗静案”后续:同为受害者的京东是否该担责

由“商界木兰”罗静引出的百亿级金融诈骗案,曾在资本市场引发轩然大波,至今尚未平息。

11月24日,上海市金融法院再次开庭审理诺亚财富旗下上海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歌斐公司”)和上海自言汽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原诺亚“上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下称“诺亚融资租赁公司”) 诉京东、承兴系公司及苏州晟隽等公司保理合同纠纷案。此前的3月29日,该案第一次开庭审理。

歌斐公司在这起诉讼中,要求京东及承兴控股、中诚实业、苏州晟隽等公司偿还其在“承兴系”案中被认定的全部损失35亿余元。

罗静曾是国内商界女性领袖俱乐部木兰汇的成员,多次获得“商界木兰”称号。这两起案件衍生自罗静及其所创建的“承兴系”制造的合同诈骗案件。

2022年11月1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下称“上海二中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罗静因犯合同诈骗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判无期徒刑,同案被认定构成犯罪的还包括了罗静的妹妹罗岚等十余人。

这一判决还认定,京东、苏宁等公司及员工对承兴系诈骗行为均不知情,相关合作合同、印章、材料均系伪造。此外,诺亚融资工作人员方建华收受承兴系贿赂200余万元,在业务对接、回访尽调等方面为承兴公司造假提供了便利。

在上述背景下,京东作为“承兴系”案中的受害方,为何成为被告?又是否应该担责?成为一个焦点。

01

承兴系为何能骗走35亿

罗静生于1971年,为中国香港籍,她创建的“承兴系”涉足泛娱乐、智能硬件、大健康三大产业。承兴系的商业版图其实只是表面辉煌。罗静案的一审判决书显示,最早从2016年开始,罗静就玩起了“庞氏骗局”,先后从歌斐公司、湘财证券、云南信托等多家机构融资。

承兴系刑事案的判决认定,歌斐公司、诺亚融资被诉诈骗涉及供应链金融业务,被骗金额超过35亿元。歌斐公司、诺亚融资均为诺亚控股旗下公司。诺亚控股官网披露,截至2022年末,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1571亿元。一个疑问由此而生,两家公司的金融业务经验无疑丰富,相关业务需要合同确认、业务面签、随机回访、账户监管等多重风控流程,为何还能被骗走巨款?

司法材料披露,2016年6月,诺亚控股与承兴系开展应收账款债权转让业务。此时,承兴系与京东有真实业务,这也成为诺亚控股为承兴系提供融资的基础。诺亚提出,派业务人员前往京东办公区,由京东当面在业务确认函上盖章。但京东已向承兴系表示,不能在确认函上盖章。承兴系没有将这个情况告知诺亚控股,而是谎称京东业务的账期从30日改为180日。

随后诺亚控股同意,将确认单快递京东,由京东盖章后寄回。承兴系提供了京东对接人员于某及其联系方式,收件地址为位于北京亦庄的京东总部。诺亚控股多次将确认函寄到京东总部,也收到了加盖京东公章的确认函。但诺亚控股并不知道,于某的电话是空号,他们收到的确认单上已经被承兴系在中间拦截,上面加盖的京东公章也是承兴系私刻的“萝卜章”。

此外,承兴系在面对资金方的现场核查时,也能从容不迫地实现“偷天换日”,在长达三年左右时间里,均未被发现。

2018年6月28日,位于北京亦庄的京东总部大楼内,来自诺亚控股的尽调人员方建华见到了佩戴京东工牌的京东对接人员“崔某”,“承兴是我们的供应链服务商,尽可放心”。整个交流过程,“崔某”对答如流。

2018年下半年开始,承兴系宣称,与京东有苹果手机贸易,以此欺骗诺亚控股继续帮忙融资。